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
我和我親愛的她相戀於網遊,在暴雪的虛擬世界中走到現實中,我遊戲中無意中加了一個名叫Doriss的女生,因為我覺得她的名字特別,後來聊得比較好,就這樣我們就做了兄妹。他很關心我,我也很照顧他。就在同年9月,相約去了一趟蘇杭後,我們彼此都愛上對方。我們如膠似漆的相處了半年,我覺得一生有她足矣了!這不又到3.8女神節了!我就想著今年能和她終成眷屬吧! ... 我就在想我們是因遊戲而結緣的,如果我送她一套個性的遊戲主機她是不是會很開心呢!狠狠心就這麼定了!於是開始上網找尋獵物,本想充一把好漢,直接給她來個一步到位的豪禮,一直都是只聽過Alienware Aurora電競主機,這次第一目標就是它!結果……即便是最低端的5713B i7-9700/GTX1650 4G也要一萬二!我一個月的零花是30……就在我一籌莫展是,居然看到了新大陸! ... 微星海皇戟3-極晝遊戲小鋼炮主機,聽名字第一反應,這個設計師起名字的靈感有可能來自DNF!海皇戟3-極晝採用了和本體相同的白色作為包裝的主色調,右上角貼有2017德國IF設計獎的顯眼標識。這個「Think Small,Play big」的標識,可以直譯成:如果感覺小了,就把它玩大!?有點大話吧? ... 剛到手確實有點興奮,畢竟我從沒有這麼奢侈的買過一臺遊戲機,全打開看到一臺以白色為主題的長方體,一個紅色龍魂LOGO作為點綴,堪稱點睛之筆,也難怪它能獲得了2017年德國IF設計獎,這外觀怎麼能不惹人愛。 ... 海皇戟3極晝採用的是立臥兩用式設計,無論平躺還是站立都不會影響到主機正面的顯卡排風口。顯卡排風口呈現不規則多邊形,這也是微星最自豪的寂靜風暴散熱系統的初衷。防塵網能有效的降低灰塵顆粒的進入,能通過顯卡排風口看見裡面顯卡散熱扇的工況,這種直接「環境換熱」的散熱效果相當出色。 ... 海皇戟3極晝正面採用不規則的長方體結構,多棱面組合給人以炫酷感。機長約35.4cm,寬為25.1cm,尺寸和PS4 Pro非常接近。極晝版主體呈現白色,左下角則印有「MSI」字樣,正面設計十分簡約,形成一種簡約美,感覺和我親愛的她非常搭。 ... 海皇戟3極晝正面的IO接口一字排開,依次分布著音頻輸出接口、音頻輸入接口、USB 3.1 Gen 1 Type-C接口、兩個USB 3.1 Gen 1 Type-A接口以及VR接口,方便了玩家「懶漢式」的使用需求。 ... 背面的I/O接口更叫一個耀眼,最右邊為高保真音頻輸入輸出接口,接下來是RJ45千兆網口、USB 3.1 Gen 1 Type-A接口、4個USB 2.0接口、HDMI接口、DC接口以及VR接口。最左側則是顯卡的接口,與傳統主機接口相差無幾。電競I/O接口,可增強外設裝備的靈敏性,還能定製按鍵功能,使其能輕鬆完成一鍵多指令的操作。並設有急速充電接口,能快速給移動設備充電,即使在關機狀態下也能充,只不過需要主機接上電源才能進行以上操作。 ... 極晝頂部設有一個大大的三角形POWER按鍵,稜角處設有三叉戟式的RGB燈帶,通過微星自家研發的Gaming Center軟體設置,點亮之後會更加炫酷。三維立體的燈效炫酷感十足,科技感也更為強烈,海皇戟應該就是因她得名的吧? ... 最下方則是主機的底座,能穩定立起的主機,使用時直接將主機插上底座即可,不用螺絲依然能穩定。底部設有四顆防滑腳墊,能將主機穩固在桌面上。散熱是很多廠商不敢輕易觸碰小鋼炮性能主機的痛點,而微星海皇戟3極晝則極其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大問題。主機內部分為兩個獨立的氣室,顯卡、處理器的熱量都能通過自成的風道散發出去,能讓主機穩定流暢的運行。 ... 海皇戟3極晝設計是非常小巧的。微星海皇戟3極晝無論是長寬高還是使用面積上,都要小很多。極晝小巧的機身還能裝入背包內,並且還有很多的剩餘空間,還能裝下主機的電源線等等。 ... 海皇戟3極晝還配送了一款XBOX ONE手柄,外觀與市面上手柄一樣,設有方向鍵、8顆操作按鍵等等,操作方式大同小異。主機內置有接收器,用主機藍牙連接即可玩耍。手柄連接好後,可玩耍TGP平臺下的遊戲,手柄操作更精準。 ... 海皇戟3極晝在配置上相當給力,不然怎麼會說它是電競小鋼炮呢。處理器方面採用遊戲專用的英特爾i5-9400F基於14nm++製程工藝Coffee Lake架構,原生6核6線程,默認主頻2.9Ghz,最大睿頻4.1Ghz,無內置核顯,設計功耗65W。最新一代RTX2060Super是RTX2060的加強版本,從6G顯存提升了至8G,流處理器上也從1920個升級至2176個,基礎頻率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RTX 2060Super可以趕超上一代GTX1080顯卡,性價比十足。 ... 海皇戟3極晝內置16GB運行內存,還有256GB固態硬碟與1TB的機械硬碟加持。7200轉機械硬碟與M.2固態硬碟,能夠實現快速開機,傳輸速度也更快,遊戲不跳幀,畫面則更加穩定。這樣的配置能輕鬆應對目前主流的大型遊戲,玩吃雞更是得心用手。 ... 微星海皇戟3極晝打破了我對微小型主機的傳統看法,居然敢將高配置硬體塞進不足4L的空間之中,出色的「寂靜風暴系統」出色的散熱性能噪音還相當低了。主機的外觀稜角分明,線條縱橫交錯,看上去十分炫酷。高配置主機使得在玩大型遊戲時,依然能夠高幀率運行,遊戲體驗更為流暢。還有RGB燈效加持,更有氛圍感。當我把海皇戟3極晝送到她的房間中,我當晚被命令不許離開,要教她打遊戲……
內容簡介
本書著眼於台灣民間社會各種傳承文化面向的考察分析,透過行為傳承、信仰傳承、文化資產三大議題共十二篇章的研究展開,掌握從清領、日治、戰後到當世的民俗文化傳承、受容、變遷等動態的文化變貌,從中理解台灣的民俗文化本質及特徵,進而思索建構不是中國民俗學、日本民俗學或歐美民俗學研究的追隨附庸,也不是社會學的俗民研究或人類學漢人研究翻版的台灣民俗學這門獨立學門的可行途徑。
本書特色
1. 第一本為民俗研究立論的專書。
2. 從民俗到世界無形文化遺產,作者以文化財保護大國日本為例,從學術的角度解析台灣民俗的現況與成為一門學科的可能。
3. 奉納、年節送禮、神將扮裝等,來源為何?信仰與無形文化資產間的關係為何?本書都有精闢的剖析與論述。
名人推薦
歐陸的民俗學(folklore)對民族國家發展影響深刻,日本民俗學與其國民性之塑造息息相關。反觀台灣在民主化之後,其政治國家(state)體制日益成型,但作為國民國家(nation)的文化涵養認同,則有待深化,民俗正是民族文化的底蘊結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戴寶村(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民俗固然來自過去,但是應該保存於現在,成為實際生活的內容,並且繼續傳承給未來的世代。面對台灣的過去,每一個世代以及當時每個不同族群的民俗活動,都應該被保存、被維護與被延續。如此,民俗研究的文化資產價值才能獲得正確與完整的對待。——廖仁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圖書館館長)
作者介紹
林承緯
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博士,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日本民俗學會國際交流特別委員會委員、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
專長為民俗學、民藝美學。以台灣、日本為調查據點,進行宗教造型、祭典儀禮、文化資產、生活技術等傳承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宗教造型與民俗傳承: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庶民信仰世界》(藝術家,2012)、《就是要幸福:台灣的吉祥文化》(五南,2014)、《金瓜石神社與山神祭》(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4)、《信仰的開花:日本祭典導覽》(遠足文化,2017)等。
目錄
序
傳承文化 經緯民俗
民俗是文化的面向之一,歷史也是具有同樣的意涵,若就歷史構成要素的空間、時間與人間來觀察,台灣是一海島國家,位在西太平洋的地緣位置,影響到其複雜的涉外關係,季風亞洲與高山島嶼形塑特別的風土文化,南島語族原住民加上移入的人群,使台灣人的構成與互動展現多樣風貌,在歷史進程中則是外來統治政權更迭,從原住民的部落社會到閩粵移民的鄉民社會,清帝國的儒化文教,導入所謂的大傳統文化,日治五十年在殖民體制下產生由上而下的日本化,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則是強推中華化,一方面去日本化又將台灣文化邊陲化,台灣文化的自然生成與傳承長期受到外力宰制,也就難以有其主體性。
歷史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總成,可說是文化的另一代名詞,只是因歷史學研究著重文獻史料為主,而致常以政治領域或上層社會為研究主題,忽略其他史料或史觀,直到年鑑學派興起後帶動新文化史研究,晚近大眾史學漸蔚為風潮。若由此轉變而思考歷史學與民俗學之關係,百年前奠定台灣近代歷史學的伊能嘉矩(1867-1925)就已強調歷史與土俗(民俗)是一體兩面,所以日治時代有研究者組織學會,研究舊慣、土俗、「蕃俗」,乃至台北帝大有土俗人種學研究室成立,儼然略具日本國內民俗學的雛形。
戰後接收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為強化其政治法統與文化道統,其統治階層不了解台灣民俗文化,待之以粗鄙凡俗之物,年節行事信仰祭儀被視為迷信浪費,主流學界不從事這類研究,另有關當局還認為民俗學研究與大眾人民、社會主義、唯物史觀有關聯而不鼓勵研究,若有之則是強調陸台一體文化同源的民俗研究,只有極少數學者勉強延續台灣民俗研究,這種中挫(輟)遲滯了台灣民俗學的發展。另外,社會大環境的工業化、都市化、全球化的強勢影響下,本土性的、地方性的民俗文化自然趨於邊陲化,由於台灣文化傳承的斷裂,因此到1980年代後期的民主化而興起的鄉土運動,雖然各種民俗事物再度活絡,但常流於獵奇的「看熱鬧」,或自外於日常的「他者化」,由此更看出一門與國家地域有異,又與其他學門領域有別的台灣民俗學知識體系的重要性。
民俗學的主要內容包括經濟生業、社會生活、年中行事、生命禮俗、藝能傳承、信仰祭儀、口傳民俗、民俗變容等要項,其實就是一民族國家文化的深層底蘊,其研究需有特別的觀念、理論、方法與資料,研究成果有高度實務應用性。承緯教授進入學術領域即專注於台灣民俗學研究,並前往民俗學發達的日本留學,回國後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前身為傳統藝術研究所),致力於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的教學與研究,他的教學常教室與田野兼顧,讓學生親臨民俗的實境場所。他在研究著述上更為專勤,持續有研究成果產出與專書出版,尤其參與甚多各級政府文化資產事務,可說是將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的行動派學者。
本書序章之外的12篇章分成行為傳承、信仰傳承、文化資產3部分,雖然並非涵蓋民俗學全盤架構,但有其特殊意旨,此即作者所強調的「傳承」,故其中有8篇和日本有濃厚的傳承,包括方法論從日本民俗學科知識的傳承,還有日本行為與信仰民俗的傳承,後者有助瞭解日治50年所導入之日式民俗文化的隱融延續。此所言之傳習,也並非全然承襲複製,作者借鏡日本民俗學知識體系與文化財操作實務,回應台灣無形文化資產的相關課題,具有高度參考價值,最終目標則是以書名「台灣民俗學的建構」揭示,這代表他的學術視野更是對台灣學術界的期許。
個人生長於三芝鄉野,對民間俗事與生俱知,從事台灣史研究教學已過30載,除專攻海洋史領域之外,對小的庶民歷史文化頗有所衷,回顧進入歷史系初識伊能嘉矩而聯結到柳田國男(1875-1962),深深感佩這位日本民俗學之父的學術淵博與著作之豐,曾於前往伊能家鄉岩手縣遠野時參觀了「柳田國男展示館」,之後還特別到兵庫縣福崎柳田的出生地朝聖。個人雖未作民俗學研究,但一直盼望台灣民俗學的發展,歐陸的民俗學(folklore)對民族國家發展影響深刻,日本民俗學與其國民性之塑造息息相關。反觀台灣在民主化之後,其政治國家(state)體制日益成型,但作為國民國家(nation)的文化涵養認同,則有待深化,民俗正是民族文化的底蘊結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與承緯在其學生時代就結識,後來也因兼職而成為「同事」,對其學養尤其肯定,記得還曾跟他說可在柳田國男來台百年時(2017年)成立台灣民俗學會,學會雖然尚未成立,但他以專書來奠下重要之礎,故特別以「傳承文化 經緯民俗」為題撰序,表達嘉許並兼期勉之意。
推薦序
台灣民俗學的文化資產價值與美學價值 林承緯《台灣民俗學的建構》之傳承意義
台灣研究:從政治性知識到學術性知識
過去幾個世紀間,「台灣研究」篳路藍縷,並不完全是一個學術領域,甚至每一個時代的台灣研究相關著作之中,也不乏原來提供統治階層掌握民情的治理檔案,但是這些文獻世代累積下來,卻已經為嚴謹的台灣研究鋪設深厚的基礎,並已成為豐富多彩的文化資產。
最初荷據時期,東印度公司關於台灣風土與住民生活的記載,雖受限於地理範圍,並以商業利益為觀點,如今卻已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獻。鄭室朝短,文書單薄。清領時期,台灣研究往往載於涉台朝臣的官史書寫,或者散見於旅台文士的遊記采風,並常為表層觀察,如今卻也已經成為漢人知台的初期線索。日治時期,固然許多研究成果出自殖民政治的動機,也常帶著東洋文化的立場與觀點,卻也不乏具有社會科學依據的論述與見解。1945年以後,受到國民政府國族認同的影響,長期沿襲中華民族主義的觀點,也就使得台灣研究常常淪為政治性的知識,但此一期間仍然不乏客觀嚴謹的知識貢獻。直到1987年脫離戒嚴體制以後,在思想自由與言論自由的條件下,台灣研究得以逐漸受到重視,並逐漸發展成為名正言順的學術領域。
雖然這並不表示如今台灣研究已經完全擺脫統治階層民族主義與意識形態的干擾,但是至少我們已經看見,台灣研究正在茁壯鞏固,正在從通論研究延伸到各個不同領域的專業研究,也正在逐漸發展成為兼顧經驗層次與反省層次的台灣知識。
台灣民俗學:從他人的觀點到自己的觀點
在台灣研究的範疇之中,民俗研究是一個歷史久遠的領域。17世紀荷據時期的涉台文書記載了當時原住民族的生活習慣與信仰行為,可以視為最初的民俗研究。清領時期,官史書寫與遊記書寫既描寫了平埔族的民俗活動,也記載了初期移墾漢人的民俗活動與演變。1700年(清康熙39年)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紀錄了台灣西部濱海平地從南到北他親眼目睹的自然景物與人文事蹟,雖屬經驗觀察而非科學研究,卻也是這一時期漢人觀點台灣民俗研究的初步材料。
台灣民俗研究真正成為科學領域,始於日本治台時期。最初雖然出於殖民主義的治理目的,卻也已經帶著近代人類學的科學精神。1928年(日昭和3年)出版的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遺著《台灣文化誌》,既是這一時期台灣研究的經典,也是台灣民俗研究的重要里程碑。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設置土俗人種學教室,將民俗研究納入學院體系,正式成為一個學術領域。1941年日籍文藝人士創辦《民俗台灣》,直到1945年,總共發行四十三期,更將台灣民俗研究的風氣帶到民眾的場域。甚至日本戰敗離台以後,1968年東京大學教授國分直一出版《台灣民俗學》一書,正是他戰前的研究成果,或許更加說明了這一時期的學術研究對於台灣民俗學的重要性。
1945年(民國34年),國民政府開始治台,初期的台灣研究整個領域不免帶著中華民族主義觀點,著重於強調台灣文化之中的漢人文化,非但忽略原住民文化的地位,甚至忽略漢人文化其實也已經受到台灣風土的影響,正在演變出獨屬台灣的在地特色。然而,這一時期仍然不乏值得重視的研究成果。1956年,人類學家何聯奎與衛惠林合著的《台灣風土志》已經能夠兼顧原住民與漢人的民俗研究,學術價值與貢獻無庸置疑。此後數十年間,學院與民間也都陸續增加許多專業研究的努力與成果,終於將日治時期的台灣民俗學的研究基礎延續下來。1980年,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的成立及其《民俗曲藝》雜誌的創刊,可以說是戰後第二代民俗學家的聚集整隊,使得這個研究領域,在戒嚴體制結束之後,可以在思想自由受到保障的學院環境之中,發揮專業與具體的教育影響力。這個研究領域的茁壯,日後也進一步影響了各級政府重視民俗文化的保存,制定文化資產政策與法規,並設立傳統藝術與文化資產的專責機構。
台灣民俗學的文化資產價值與美學價值
民俗研究固然涉及歷史研究,但是民俗並不是只存在於過去。民俗即使發生於過去,它也是發生於生活,因此民俗往往出自於實際的生活活動,即使是成為一個有其過去的民俗,它也並非只在過去才有價值,而在現在就沒有價值。民俗的價值,可以從過去延續到現在,也可以從現在延續到未來。
民俗有其過去、現在與未來。也因此,民俗研究就是針對民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所做的研究,至於民俗學,則是使用相關學術領域的學理與方法從事民俗研究工作,非但檢視以往的研究,並且也要檢討這些學理與方法。
目前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已經將民俗視為文化資產的重要類型。這意味著民俗固然來自過去,但是應該保存於現在,成為實際生活的內容,並且繼續傳承給未來的世代。尤其,面對台灣的過去,每一個世代以及當時每個不同族群的民俗活動,都應該被保存、被維護與被延續。如此,民俗研究的文化資產價值才能獲得正確與完整的對待。
進一步的,我們也可以發現,民俗研究深具美學意義。美學不是只涉及藝術,更應該涉及生活,而民俗可以說是生活領域之中最具有美學意涵的層面。我們可以透過民俗看到一個民族或社會從過去延續到現在與未來的生活活動,並且找出這個民族或社會值得保存、維護與延續的美學價值。生活美學的定義,可以在民俗之中找到歷久彌新的價值依據。
林承緯與台灣民俗學的學術系譜
林承緯教授出生於1970年代,屬於戰後第三代的台灣民俗學家。大學時期曾經接受史學與哲學訓練,碩士時期就讀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師承阮昌銳、林保堯與江韶瑩,後來前往日本獲得國立大阪大學博士學位,專攻民藝美學與民俗學。作為戰後第三代的民俗學家,他繼承著第一代的台灣研究的通論訓練,也繼承著第二代的專業訓練,聚焦於民俗研究,進而將民俗研究從經驗層次提升到反省層次。
台灣的民俗有其來自南島語族的淵源,有其來自移墾漢人的中國文化的淵源,也有其來自日本殖民時期的東洋文化的淵源。作為第三代的民俗學家,林承緯的留日背景讓他能夠更直接與更深入掌握日本的文獻,因此當他從反省層次去從事民俗研究的時候,他選擇回溯台灣民俗的日本淵源。為了正確掌握日本淵源,他曾經投注許多時間與心力研究日本民俗,並且在2017年出版《信仰的開花:日本祭典導覽》,進一步,他也重新釐清日本的民俗學的學術傳統,從柳田國男的理論著手,為民俗學建立更深層的方法論思想,而目前即將出版的這本《台灣民俗學的建構》就是這項釐清工作的研究成果。
民俗研究雖非本人的專攻領域,但本人有幸曾經是林承緯教授就讀大學時期的老師以及目前任教學校的同事,得知他即將出版這本擲地有聲的學術著作,能夠為之寫序,深感榮幸。這本書的學術品質與價值,林承緯已經讓我們清楚看見他在台灣民俗學的學術系譜之中的傳承意義與地位。
廖仁義 法國巴黎第十大學美學博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圖書館館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94197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96頁 / 14.8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裝扮為人類文明發展重要的一個階段,衣著、化妝、裝身物等透過物質性加諸於身體的做法,不論是身體的穿戴、色彩圖文的描繪,或是人形裝置的操演。探求從裝扮至變裝這些行為背後的的目,不外乎是追求美觀、彰顯身分地位,此外也與宗教信仰緊密結合,這點散見於各國宗教儀式、祭典活動、民俗行事之中。就像台灣民間廣泛流傳的謝范將軍、千里眼.順風耳、三太子等各式的神將.大神尪.將爺,或是由人扮演的八家將、什家將、官將首、八將等裝神扮將傳統。這一類屬於台灣傳統的假裝文化傳承軌跡及歷史源流,雖未完全明朗,不過一般推測從清代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如此文化傳統,歷經日治的異國統治至今,不僅未曾消逝,甚至有更蓬勃茁壯的情形。事實上,在半世紀的日治期間,台灣還存在另一種名為假裝行列的變裝遊行活動,是從日本所傳入的假裝文化。在特定節慶期間,由人裝扮進行展演呈現。神將與假裝行列兩者雖在裝扮對象、表現形式略有差異,不過皆透過裝扮達到變身之目的。
本章將針對百年來台灣所傳承的兩道行為模式相近、呈現模式及源頭相異的假裝傳統的發展脈絡進行探討,重點著眼於台灣的神將與日本的假裝在目的與功能上的分析,進而思索日治五十年傳承於台灣的假裝行列傳統,對台灣可能產生的影響。
一、前言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kzo2Pok.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8517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西湖腰部瘦身中醫診所后里中醫調整體質減重的中醫減肥方式沙鹿腹部瘦身中醫診所后里三餐正常,免節食中醫減重方式
大里中醫調整體質減重的中醫減肥方式 造橋減肥諮詢中醫門診 大雅減肥減重瘦身有效實例很多的中醫診所新竹香山速成減肥方式 苑裡暴食症的中醫治療 針灸減肥減重效果好的南港中醫診所推薦台中北屯區手臂瘦身中醫診所 台中中醫減肥減重成功案例 新竹專業減重減肥中醫門診推薦新屋產後瘦身減肥中醫診所 龍潭中醫減肥埋線 潭子埋線減肥體驗效果佳的中醫診所